找到相关内容60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圣严法师从唯识学与华严经解释业力、因果及宇宙 与科学做交流与验证

    产生奇妙的变化却无法用西方身心分离的传统思维来解释。于是开始从东方文化与哲学中去探索。最后发现梵文经典中有关「三摩地」(开悟)的形容,和他所体验的感觉一模一样。那种感觉就是自己与整个宇宙是统一的,小我与...

    佚名

    |验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6/09385825028.html
  • 高僧的眼泪

    崇敬呢?只有一个人确立了修行是为使得众生得益,不是为了小我,修行才成为动人的、庄严的、无可比拟的志业。  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找到大乘佛法的真精神,大乘佛法以慈悲心为地,才使万法皆空原找到落脚的地方。...

    林清玄

    |美文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2461727900.html
  • 讀《浴佛功德經》念世尊之慈教

    無盡的心性,不是有限的、自私的個人小我可以比擬。  經中亦述及,壇的周圍可以布置香花、瓔珞、幡蓋等,用以供養諸佛並莊嚴道場。因此,大眾多以生機盎然的鮮花布置浴佛亭,另外也焚燒瓣瓣清香,一則上供諸佛,二...

    見額法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3447957.html
  • 佛门精言

    的人,终究无法远离忧伤、悲痛以及妒忌之心。   ——《经集》   云静静地飘在天上,我也静静地活在世上。   ——安忍   忘我,是要忘掉自我为中心;无心,是把小我化做大我。   ——安忍   处世 ...

    健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4250380.html
  • 佛教的“时代化”

    青藏高原的藏传佛教。看似香火鼎盛旌旗高扬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历史因素,佛教在我国的近代发展却不容乐观,从表面上看我国似乎全民信仰佛教,然而真正属于正信的弟子确实不多,能够真正明白舍一己之小我而归芸芸无尽之大家...

    果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850680.html
  • 慧明法师佛教大学弘法记

    若想得大师的指点,先奠定基础,积累戒、定、慧资粮。一言蔽之,当下不成,走遍天下亦不成,成就与否,不仅有赖师父,更在于自身之修为。法师勉励众人,学佛当从平凡开始,由无知到有知,从无明到有明,从小我到大我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5351379.html
  • 现代思潮与人间佛教

    主持人间佛教的运动者,能正己率物,用忠诚亲爱的柔抚手腕,虽有顽铁也被铸成精金,何况有情之众生呢!   4.化小我为大公:纵观历史上种种大事的成功,那一次不是牺牲无数的小我,方能保全一个大我,古诗上...所以无论怎样,最要紧的还是去牺牲小我来保全大公。谁都知道独善其身的主义,是不能福利群众的,茅蓬草庵的静修,是难于加惠后学的;只有抱著大无畏的精神,“百折不挠”的去建设人间佛教,那方是烈火焰中的青莲,不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2055273.html
  • 慈忍治瞋恚

    是「牺牲小我完成大我」的一种智慧,是无我的、平等的、心量广大而无碍的。能远离私我的爱憎,乃至於自艾自怜的心态,必能面对挫折逆境的打击,处处以大局为重。以慈悲心将个人的名利得失抛诸於後,换得他人及团体的...

    见羲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0359761.html
  • 赵朴初与星云的人间佛教理念及实践

    别人,社会必定和乐安祥。因此无我乃是去除小我、私我的意思,小我去除了,大我才能显现出来;私我空无了,涅槃寂静的真我才能呈露出来。  星云的“真我”论来自大乘禅宗“自心作主”思想,似乎在这里,自主与“无我”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对立与紧张。其实不然,人既然属于自然界生物界的一部分,“小我”、“私我”或“我欲”实为自然的生物本能在人身上的体现;依大乘佛教的看法,这一“无始以来的业障”也是无法否认的,只能...

    邓子美 毛勤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4861776.html
  • 佛教学说——与人为善

    称之为“私”,都主张对它进行遏制。  佛教认为人生是缘起的,而缘起的人生,便是互助的人生。所以,人生的意义,并不在于求个人的享受,而在于求个人的健全,以谋全体社会的大幸福。因此佛教提倡破除小我之私,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2761995.html